1月14日,为了加强对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的监管 ,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体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 “三限” 标准,该标准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所谓“三限 ” 标准即限制预收金额 、限制预收周期、限制使用范围。具体来看,根据最新要求 ,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收取的会籍类预付款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且服务时长不得超过24个月。对于课时类预付款,包括团操、私教、泳教等 ,金额不得超过20000元,次数不得超过60次 。此外,储值类等(兜底)预付款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综合来看 ,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收取的各类预付凭证预付款总计不得超过20000元。
这不是上海第一次针对预付费行业出台地方政策 。早在2019年,上海就推出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首创了商家 、银行和政府部门三方实时对接的协同模式 ,并与上海 “一网通办” 及 “随申办”APP信息互联互通。另外,上海还出台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严重失信主体认定工作指引》,引入信用监管措施。
此次 ,上海针对特定的体育健身行业出台 “三限” 标准,将更加精准的加强对健身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 ,在健身美体、美容美发、餐饮 、教育等众多服务行业中广泛存在。然而,行业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部分预付费机构存在预收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如突然关门跑路、服务质量大幅下降等 ,导致消费者的预付款遭受损失,引发了一系列消费纠纷 。
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2024年4月 ,成都市委金融办发布《成都市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预收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探索打造线上信用监管平台与线下网格巡查互为补充的预付式消费监管模式。北京、青岛针对预付式消费中的合同签订环节,已经出台指引或示范文本 。而深圳等地在校外教培领域积极探索预付式消费监管并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 ,北京 、深圳、苏州等地已经开通预付式消费线上监管平台,实现对预付式消费风险的动态预警。
界面早报 | 出席2025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已经报到;深圳市计划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界面新闻 · 中国
界面早报 | 十七部门联合部署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韩国法院决定驳回释放尹锡悦请求|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两部门发布《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应急管理部公布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界面新闻 · 中国
直通部委 | 去年前11个月3.1万未成年人犯罪被批捕 教育部鼓励行业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界面新闻 · 中国
中国结算:废止《关于统一结算参与人资金交收透支处罚的通知》等10件业务规则|界面新闻 · 快讯
上海: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界面新闻 · 中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