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消息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交通言究社 ”日前发文,提醒驾驶人警惕“高阶智驾”陷阱,并称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脱手脱眼”=玩命。
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关注讨论 。文章称 ,究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 、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 ,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其中,0-2级为辅助驾驶 ,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 ,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
“交通言究社”文章称,从部分车企官网或新闻发布会信息可知 ,尽管相关车企智能驾驶系统命名存在差异,但均突出“辅助”属性,技术特征均属于中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规定的2级标准 ,尚未取得3级及以上等级认证。
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其一,感知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尚未突破技术瓶颈;其二,车企基于法律风险防控考虑,主动将功能标注为2级 ,以维系驾驶人作为责任主体的法律定位;其三,中国正在推进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目前尚未有3级自动驾驶汽车获得准入许可 。
上述文章称 ,当前国内主流量产车辆所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尚处于0-2级,属于“人机共驾 ”的辅助驾驶范畴。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因此 ,即使车辆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驾驶人也要全程保持驾驶位值守,实时监控路况。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称 ,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 、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 ,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处或单处罚金。
此外,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辅助驾驶作弊装置”,俗称“智驾神器 ” ,通过物理配重、强磁吸附等技术手段,刻意欺骗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使其误判驾驶人处于正常监管状态 ,从而实现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和视线的违规操作。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消解了智能驾驶安全冗余设计,更将驾驶人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共同置于重大风险之中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 ,“智驾神器”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干扰车辆安全监测系统),若造成严重后果(如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生产者和销售者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处销售金额50%至2倍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如多人伤亡),刑期可至5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同上。
若“智驾神器”的设备设计或宣传直接诱导驾驶人脱离监管(如 “解放双手 ”“免接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 ,可能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处死刑。
工信部:车企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界面新闻 · 汽车
雷军:建议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两会·最关注|界面新闻 · 汽车
英伟达将与丰田汽车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界面新闻 · 快讯
何小鹏: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能力|界面新闻 · 汽车
理想汽车发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界面新闻 · 快讯
涉及自动驾驶等方面,四项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成功立项|界面新闻 · 快讯
西瓜视频:黑料不打烊155fun吃瓜网-399su吃瓜黑料-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建议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界面新闻 · 快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