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起诉山寨厂商“小米零度”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胜诉 ,获赔3000万元 。该案因侵权商品销售额高达1.3亿元,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又一典型案例。
据法院查明,自2022年11月起 ,“小米零度 ”在电商平台销售智能马桶及花洒,商品使用“小米零度”字样及与小米商标近似的“M”形标识,并以“小爱小爱 ”作为语音唤醒指令 ,与小米旗下语音助手“小爱同学”高度相似。
小米公司主张,“小米”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构成商标侵权;而“小爱小爱 ”语音指令模仿“小爱同学”,属于不正当竞争 。因此,小米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索赔3000万元。
被告“小米零度”辩称 ,其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与小米商标不构成近似,且“小爱小爱 ”与“小爱同学”存在差异,无法唤醒小米设备 ,故不构成侵权。其律师还指出,小米的文字商标并未注册在马桶品类上,且他们的商标经过国家商标总局认证 ,不应认定为侵权 。
但法院认定 ,“小米”商标在智能硬件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被告使用近似标识及语音指令的行为,主观恶意明显 ,且侵权持续时间长、获利巨大,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兜底条款,法院将语音指令纳入保护范围。
经计算,被告侵权获利约2700万元,法院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 ,全额支持小米3000万元诉请,并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 、销售侵权产品,消除影响 。
本案并非小米首次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山寨行为。2022年 ,小米曾起诉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小米)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法院判定深圳小米恶意侵权,需赔偿小米科技3000万元 。
早在2019年时,因在电磁炉、电饭煲等商品、经营场所 、网站、域名、微信公众号等处突出使用“小米生活 ”标识 ,中山奔腾电器有限公司等被小米科技以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诉至法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当时判定,中山奔腾公司等赔偿小米科技经济损失5000万元。
这些案件再次为“傍名牌”行为敲响警钟。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指出,市场主体应避免通过“搭便车”牟利 ,技术创新需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
科技早报 | 英伟达正式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小米计划扩大第二座电动汽车工厂规模|界面新闻 · 科技
科技早报 | 美证监会起诉马斯克涉嫌证券违规;黄仁勋据悉本周将赴京沪深|界面新闻 · 科技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告别十年来最低点,小米增速最快|界面新闻 · 科技
小米再次发出大手笔奖励,覆盖3877名员工和供应商|界面新闻 · 科技
有关小米市值破万亿、抖音直播被封以及DeepSeek等,雷军这样看|界面新闻 · 科技
科技早报 | 小米大规模筹资约425亿港元;三星电子联席CEO韩宗熙去世|界面新闻 · 科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